1.
剛學會開車不久,
有一回我聽見車後傳來撕裂的煞車聲,
從照後鏡看去,
和我有一段距離之處,一輛摩托車倒地。
從那一刻開始,我花了二十年的時間,
一直反覆省視、回憶,
有沒有一絲可能,他的事故是我造成的?
有沒有一絲可能,
小丑的悲劇,是我們造成的?
2.
據說瓦昆(男主角)在接受媒體訪問時,
記者問道:
是否擔心這樣的角色會造成社會的不良影響?
瓦昆起身離去。
我同意瓦昆這非常禮貌的回應。
如果你用心進入這個故事,
你會檢討的,是自己,而非罪人小丑;
你會推崇的是理解,而不是暴力。
3.
近期,「角落裡的卑微」,一再成為大導們的闡述,
並以各種視角帶領觀者。
有高高在上的,窺視的、平等對視的-----
「小丑」經常的以一種由低往上的鏡頭位置,
陳述他的恐懼、憤怒、無助、哀傷,
是致歉的意涵嗎?
我倒是不需要正解,
因為這是我看完「小丑」後的所有酸楚:
對不起,我曾經那麼冷漠的與你擦身而過。
4.
大推、必看。